缅茄,原产于缅甸,明代时被引入中国,因其籽粒形状美观、质地坚韧,颇受艺术家们的青睐。与石质材料相比,缅茄价格亲民,且更符合环保理念,逐渐成为篆刻创作者们的理想选择。然而,尽管缅茄篆刻具有诸多优势,仍然鲜少有人尝试这种材质的创作,蔡铁军的探索则为这门传统工艺开启了新的思路。
他白天去工地扎钢筋,晚上潜心练篆刻,经过长期不断地努力练习,最后终于被人大画院破格录取,他的经历真切地说明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可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一直坚持下来呢?
文化大家看 on MSN3 小时
港媒:香港篆刻匠人传承印章艺术
参考消息网2月6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6日发表题为《印章制作者让古老的中国艺术得以传承》的报道,内容编译如下:文华里是位于上环(香港最古老街区之一)的一条小巷。
吴昌硕,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巨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在 “诗、书、画、印” 领域皆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篆刻艺术,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更是他个人情感与精神世界的独特表达。
篆刻的魅力在于它的静谧与专注。每当我握起刻刀,眼中只剩下那一块小小的印石。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的内心都能很快平静下来。刀锋划过石面的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找到了一条通往宁静与美的道路。每一次执刀,每一次刻画,都是对自我的沉淀与升华。篆刻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选择求学中国,他们在这里学习生活,见证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变化,搭建起中外沟通的友谊桥梁。金花利:我有一位日本室友,她来中国后买了大概有五六套马面裙,她喜欢旗袍、马面裙这样的中国传统服饰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这是厦门日报社连续第二十年邀请艺术家用泼墨治印的方式为市民读者送上新春的祝福。今年的春联为书法家陈添荣带来的“瑞雪千家江山银万里,春风一树物野绿千层”,横批是“蛇年大吉”,传递对新一年的期许。篆刻家江高高则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入 ...
文化大家看 on MSN12 小时
缅茄篆刻印 百蛇迎新春
本报讯春节期间,晋中市书画家蔡铁军用缅茄篆刻了100个蛇形印章,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
同样,因为布置的作业有区别,有的群友选择了只临汉印,有的群友则选择只临名家印,同时也有群友选择了二者都临(有的一方印临了两方或两方以上),这里收录作业时并没有分组。
我穿的是中式旗袍,她穿的是中式马面裙,我们一起出去吃饭。 篆刻于方寸之间见真章,是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2009年,中国篆刻成功入选 ...
以行书《壬寅元夜大雪诗》卷为例 常博馆藏黄仲则书法、篆刻精品赏析 ——以行书《壬寅元夜大雪诗》卷为例 行书《壬寅元夜大雪诗》卷 黄仲则 ...
日前,从济南传来喜讯,临沂市著名篆刻艺术家彭向飞创作的玉雕作品《环形博艺玉雕千里江山图》在2024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荣获“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2024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