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已成为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6 月 23 日,基于 TROPION-Lung05 研究和 TROPION-Lung01 研究积极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 ...
王宝成教授表示,「目前已有多款 pd-(l)1 抑制剂上市,抢占肺癌免疫治疗赛道。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性,而舒格利单抗凭借 gemstone-302 研究很好地占领了制高点,成为全球首个同时获批转移性鳞状及非鳞状 nsclc 适应证的 pd-l1 抑制剂,为其在 nsclc 治疗领域迅速拿下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图 1:德曲妥珠单抗作为 iv 期 her2 突变 nsclc 后线治疗获 i 级推荐 早在 csco 指南更新前,nccn、asco、esmo [2-4] 等国际权威指南已共同将德曲妥珠单抗 ...
以往所有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均以全人群为基础。 目前已知基因分型不仅决定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案,还决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从而影响不同的治疗 ...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Chafe团队通过体内全基因组CRISPR激活筛选,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的关键驱动因子——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β-分泌酶1 (BACE1)。研究发现BACE1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通路显著促进脑转移,而基因敲除或药物抑制可阻断该过程,为临床BACE1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了新依据。
近年来,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刚刚结束的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多项围术期治疗相关研究数据重磅公布,其中基于 AEGEAN 研究的术后分子残留病灶状态与新辅助 ctDNA 动态、基因组突变及临床结局的关联数据结果以口头汇报形式重磅公布,为围术期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依据。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其中,MET 原癌基因编码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在 NSCLC 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Cancer杂志发表的这一研究表明,围术期ctDNA监测在预测早期NSCLC的疾病复发和长期生存方面具有潜在价值,相较于影像学检测能够更早发现疾病复发。
nsclc患者的分期以蓝色梯度编码,从深蓝的iv期到浅蓝的i期[7] 在T1组中,与T0组的配对样本相比,平均突变数从1增加到3,13个病例中有4例(30.8%)的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