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空气质量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的健康影响。在全球范围内,PM2.5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治理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启动的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便聚焦于这一关键科学领域。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5年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4日),广州市空气质量每日优良,PM2.5日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去年春节期间下降22.9%,圆满完成烟花要放好,空气质量也要管好的目标,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让市民游客度 ...
记者2月5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今年除夕至正月初七8天春节假期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全部优良,其中一级优4天,二级良4天,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2天。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改善28.0%。
大气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以下简称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全球六大洲、24个国家的652个城市12亿人口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
2024年东莞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去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其中,东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2,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3%;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位列第19名,PM2.
1—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9%;O3平均浓度为1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8.3%,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7%,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1.7%,其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1%。 12月, 北京市 ...
深化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迭代升级“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推进巢湖综合治理“五大工程”,打造城湖共生示范工程,实现水质稳定向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3%以上,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完成14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覆盖,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今年春节假期,无锡不仅因在总台春晚精彩亮相而备受赞誉,空气质量也给节日的城市“上大分”。昨天(2月5日),记者获悉,除夕至年初七,我市PM2.5浓度为41.1微克/立方米,绝对值全省排名第一,较去年春节同期降低18.7微克/立方米,降幅达31.3%,未出现超标天。这份“绿色春节答卷”的背后,是全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成果。
高雄市环保局先前表示,高雄空气品质良率达90.3%、pm2.5平均浓度达到15.5微克每立方米,创下近10年最佳纪录,摆脱高雄空污之都臭名,环团14日 ...
记者2月5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今年除夕至正月初七8天春节假期,北京空气质量全部优良,其中一级优4天,二级良4天,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2天。PM 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改善28.0%。
图2 2024年1—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重点区域 (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 ...
在不少市民的传统印象中,坐拥红瓦绿树城市基底的市南区,应该是PM2.5、PM10等污染物最少的常年“优等生”。不过,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崂山区延续着“十四五”以来的强劲势头,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4年,该区PM2.5、PM10浓度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同比分别改善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