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山西省山阴县桑干河等22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至此,我国国家重要湿地达80处。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顾仲阳)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日前,中国“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这是继2018年“三北”工程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中国海油将CCUS示范工程建设确定为“十四五”节能降碳行动的主要举措之一,历时4年开展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一体化等重点课题研究,形成10余项国内首创技术。“推进CCUS示范工程是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说。
每年春夏之交,位于浙江舟山的五峙山列岛都会迎来一批“老朋友”,作为浙江唯一的省级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生态优良,成千上万只越冬归来的水鸟会选择迁徙来此栖息繁衍。其中,最珍贵的客人,莫过于被誉为“神话之鸟”的世界极度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
●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 ●完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强化河长制、湖长制 ——节选自“十四五”规划纲要 ...
1982年,国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西海固扶贫问题,包括宁夏西海固地区,甘肃定西、河西地区的“三西”扶贫大幕拉开;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接续发力,宁夏推出“双百扶贫攻坚计划”。
“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也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不竭动力。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从长江、黄河,到家门口的潺潺溪流,河湖承载着诗意空间,留住了心中乡愁。 长期以来,一些河湖因过度开发,存在水域萎缩、水系不畅、岸线乱占、生态退化等问题。为把握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2022年以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明确到2030年,以各地“母亲河”为重点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同时,31个省份以省级总河长令等方式部署开展幸福河 ...
“每开采燃烧1吨煤,就会产生数百公斤固体废弃物。全国每年新增煤基固废约15亿吨,是目前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所长程福安介绍。长期以来,煤基固废因利用技术不成熟、产品市场接受度低,大多只能堆放填埋,不仅占用土地,更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持续污染。
绿色金融,“绿色”是标准、是方向,“金融”是手段、是支撑。用好金融之手,需要不断推动“工具箱”扩容增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含绿量”。今年初,《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无论是支持银行机构开展能效信贷、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供应链融资等服务,还是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桩桩件件均体现出以制度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坚定决心。
经过前期生态修复与设施建设,近日,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面向公众恢复开放。该园规划面积5000多亩,是重要候鸟栖息地,素有“海南西部鸟类天堂”之称。
在自然界中,植物要经过约60步复杂反应才能合成淀粉。我国科学家简化路径,仅用11步反应,在实验室中国际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速度比玉米快了8.5倍。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9月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