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 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 ...
房山区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北京工业大学在此迎来新校区。近日,新校区一期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71.5亿元,建设规模约83.1万平方米,包括教室、实验实习用房、图书馆、办公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等。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华丽转身: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纵深广阔的经济版图上,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原标题:呈“一湖、两堤、十二岛”格局,与故宫博物院北院交相辉映 玉河湿地公园开园迎客 玉河湿地公园秋色缤纷、如诗如画,市民游客在湖心廊桥上远眺秋景斑斓。(王海欣 摄) 海淀北部新添一颗“绿色明珠”,与庄重典雅的故宫博物院北院交相辉映。从市水务局与海淀区水务局了解到,近日,占地约85公顷的城市绿洲“玉河湿地公园”正式开园迎客。玉河湿地公园呈现“一湖、两堤、十二岛”格局,是一处“天然湿地氧吧”,成为市 ...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其中前4年平均增速达5.5%,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核心区城市更新成效突出,老城33个历史文化街区有近七成街区开展保护式更新,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基础上植入新功能,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例如,西城区大栅栏观音寺片区更新项目首创性地提出“共生街区”理念,打破院落权属界线,进一步整合空间资源,实施片区化运营,解决大杂院面临的修缮、利用及管理等方面的难题;东城区钟鼓楼保护更新项目是中轴线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中坚持文 ...
10月21日晚,市财政局最新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月至9月,随着首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协同发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39.9亿元,同比增长3.6%,已完成年度预算的76%。
根据气温实况,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10月20日6时26分气温仅-0.5℃。同时,海淀、大兴、顺义、昌平气温也跌至0℃以下。这是北京2025年立秋后气温首次跌破0℃,与2024年下半年“破零”日期一致,较常年(1991年至2020年平均)11 ...
诞生在北京的人形机器人“天工”正从“会跑”变得“好用”,其“大脑”中快速学习技能的秘籍已经分享给了更多机器人。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具身世界模型——WoW。这一模型相当于“天工”的大脑,面向行业开源后可以帮助更多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学习掌握各项技能,助力行业打造“最好用”的机器人。
2021年,东城区以中轴线沿线为重点,先后启动了故宫周边院落申请式退租及恢复性修建项目(一期)等5个项目。本次退租项目为二期,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范围北至五四大街,南至长安街,西临故宫筒子河及劳动人民文化宫,东至南、北河沿大街,不含一期项目已公示院落。涉及银闸、智德、南池子3个社区的6条大街24条胡同。
日坛公园镶嵌在使馆区,只有20公顷,没有配套停车场,步行到地铁站少说也得一刻钟。然而,日坛金秋游园会却在十天内迎来30万游客,直接拉动了整个街区的消费额。
作为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产业之一,本市医药健康产业正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迈进。日前从北京海关获悉,2025年前8个月,北京地区医药健康产业相关商品出口明显增长,医疗仪器及器械、医药材及药品分别出口58.3亿元、34.3亿元,分别增长2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