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寄遥:子午工程的全称是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名字之所以叫“子午”,是因为空间天气事件的扰动大多是从极区高纬向中低纬沿南北方向传播,即子午线方向传播,工程的重点监测方向正是子午线方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关于嫦娥六号2克月壤样品的一项新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该成果不仅刷新了对内太阳系物质迁移机制的认识,也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结合一副高科技眼镜,首次真正提供“形式视觉”,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在一项临床试验中,32名完成一年随访的参与者中有27人恢复了阅读能力。这项研究成果2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2025年第九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习 ...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
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信使”,是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但由于地球大气层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绝大多数陨石难以完好保存,尤其是较稀少的碳质球粒陨石。而月球因缺乏大气和地质活动,成为保存陨石撞击痕迹的“天然档案馆”。
中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研究再获一项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2克月球背面样品的细致分析,最新识别出罕见的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分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昆明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姚永刚主持会议,分党组其他成员出席会议,分院机关全体在职党员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 ...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不断取得生态保护新成效,为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了成功典范,获得了国际赞誉,彰显了大国担当。
我国科学家在对嫦娥六号2克月壤样品的科学分析中,识别出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而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来自这类陨石的撞击贡献。该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3时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莽表示,月球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有很多假说,有说它是原地的,有说是彗星陨石带过来的。这次他们发现这个陨石是富含水的,而且发现了很多这类的陨石,代表它对月球水的贡献以前是远远被低估的。未来科研团队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去定量到底有多少水是通过这一类陨石带过来的。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