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山丹军马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之一。这里不仅是祁连山自然风光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马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2024年1月,昆明市纪委监委选取安宁市、西山区、五华区、嵩明县、晋宁区、石林县、东川区七个县(市、区)为试点单位开展大数据监督工作。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公租房等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搭建44个监督模型,构建数据比对分析、预警分办、核查处理、系统施治工作机制,以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去年以来,通过大数据监督移送问题线索203件,立案查处90人,处分73人,挽回经济损失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的其他遗址为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据传,“疳娃娃”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健康的祈愿,特别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期望。在过去,人们相信通过燃烧代表疾病的小人形纸制玩偶,可以驱除病魔,保佑家人平安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疳娃娃也成为了集美观与寓意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
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书《春运(1954-2024)》详细记录了春运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在北京的两座火车站举办的这场新书首发式,吸引了众多候车旅客前来围观打卡,排队翻阅《春运》新书。有的旅客还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表示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恐龙化石。庞大的骨架屹立在展厅中央,仿佛一只远古巨兽随时可能复活。工作人员在一旁详细地讲解着恐龙的生活习性、演化过程以及它们在地球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让观众对这些史前巨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甘肃网2月1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6个项目入选。 记者了解到,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 ...
新华网兰州2月17日电(张静)2月16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迎来年度最盛大的民俗庆典——“正月十九迎婆婆”活动。这项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璀璨灯火与欢声雷动的氛围中,向世人展现着舟曲独特的民俗魅力。
近期,随着秦腔的走红,会宁县底蕴厚重的秦腔文化进入了公众视野,会宁县秦剧团也接到了不少邀约。“往年我们演出都是在会宁周边地区,今年县外省外邀请明显增多。”马元良告诉记者。
时时回望历史,才能保持清醒。在革命先辈身上,凝结着历史的精神记忆,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索。身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多想一想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想一想治贪惩腐与守好红色江山的关联,想一想如何承继先烈的遗志、续写他们的事业、告慰他们的英灵。
2月11日晚8点,农历正月十四,临潭县元宵节“万人扯绳”民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一从明洪武年间起源、延续620年的传统民俗活动,再次成为这座古城最耀眼的焦点,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和当地群众参与其中。
从莲花中诞生的方式,称作“化生”,在敦煌壁画之中是一种相当高的境界,比凡人在母亲怀孕中诞生的“胎生”,要高出很多很多。哪吒以莲花重生这一情节的部分灵感可能也来源于此。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