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北门往里走,摸着一栋栋古老房屋的根骨,绕过层层叠叠的绿树栏影,踱过左侧一片空地,会看见一座低矮的三层棕红色小洋楼。“Musée Hoangho Paiho”,高处的楼顶写着这样的法文,草丛里的石刻介绍写着它的中文名字:北疆博物院。
中国网7月5日讯 (记者苏向东)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会4日在南宁举办。大会由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组委会、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与百道网共同主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指出,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以 ...
7月3日,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大会暨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中国网7月3日讯(记者 ...
中国网7月3日讯(记者 苏向东)2025“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系列活动今天在朝阳正式启动。 今年,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北京市打造了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活动,以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构建“博物馆+”活动平台,7月的文创主题落在朝阳。 据悉,朝阳区将携手北京市文物局在蓝色港湾、合生汇、侨福芳草地、DT51等商圈推出一系列活动,通过“文化IP+商业空间+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打造文商旅体多元融合的创新生 ...
当机械巨兽成为商业街区的潮流地标,当废弃矿坑化身北欧风情的“小冰岛”,当荒芜矿山蜕变为文化度假小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蜕变,正在中国文旅版图上书写着崭新的故事。创新实践以破圈之势吸引着年轻消费群体,重塑城市和乡村的空间价值,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性的实践样本。 从废弃矿坑到情绪消费新地标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杭州工作的00后女孩陈思思跟闺蜜一起来到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九龙村的达那也·金华 ...
中国网6月30日讯(记者 苏向东)“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30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图为展览现场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据介绍,四十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古籍善本、民国文献 ...
6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办的“方寸真微集万象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图为观众观看展览上的文献缩微领域数模一体化技术展示。本报记者 洪星 摄 ◎本报记者 张盖伦 ...
6月27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获白玉兰最佳中国电视剧奖。剧组主创代表上台领奖。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第30届上海电视节6月27日晚在上海临港演艺中心揭晓白玉兰奖。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获白玉兰最佳中国电视剧奖。《西北岁月》《我是刑警》获评委会大奖。
中国网北京7月1日讯(记者 秦金月)7月1日,《风雅·物境——明清文人艺术生活展》在京开展。 展览由北京艺术博物馆与嘉德艺术中心首度联袂呈现,汇集了北京艺术博物馆精品文物150余件(其中首次展出占比65%)。
盛夏六月,宝顶山麓,35度的高温,也挡不住游客到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参观的热情。车刚停稳,大足石刻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分管负责人刘爱华热情地迎了上来:“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天下大足》9:30开映,《大足石刻》9:55开映。”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