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该存储框架,研究团队成功将代表早期人类文明的甲骨文图像应用电化学DNA合成法写入DNA中。实验数据显示,尽管部分合成区块的核苷酸错误率超过6%、序列丢失率超过30%,StairLoop仍能准确解码并完整复原原始图像。这一成果证实了该方案能够有效应对高错误率合成环境下的数据存储挑战,为推进电化学合成等高通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DNA存储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具有积极意义。
10月20日上午,天津大学召开全校师生干部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校党委书记杨贤金主持会议。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学校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师生党支部书记、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机关科级干部等1000余人参加会议。
为表彰先进、提升安全技能、夯实管理基础,10月16日上午,资产处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第三会议室举行天津大学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会暨第二届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颁奖会。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学工部、保卫处、资产处相关负责人,各院级单位实验室安全主管领导、安全管理员及师生代表共计70余人参会,会议由资产处处长邵岚主持。
“十四五”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创新书写精彩答卷。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铿锵有力。
2025年天津大学英语演讲比赛暨天津市第二十八届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选拔赛成功举办。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由天津大学教务处、外国语学院主办,吸引了全校各学院(部)近两百名学生报名参与。
今晚报讯 10月18日,在2025脑机接口-核磁共振高峰论坛上,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套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神工-神观”正式启用。该平台创新构建动态匀场与超高梯度协同赋能的神经影像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实现微米级结构功能特征的在体无创高时空分辨全脑解析,为下一代高性能脑机接口研发提供关键支撑。
无人机点亮璀璨夜空,是低空经济近年蓬勃发展的缩影。在我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天津,无人机产业迅速崛起,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与国际竞争力。随着应用场景不断照进现实,低空经济不仅串联起津城的产业链与创新链,更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腾飞之力。
潘海生首先对参与教师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人工智能浪潮为高等教育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工作坊”的举办,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后续,工作坊将通过系统化、模块化、实战化的培训,助力我校教师提升智能素养与数字化实践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杨振宁先生长期关心关怀天津大学的发展,他曾踏足北洋园,来到天津大学物理系实验室参观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1995年6月1日,杨振宁受聘为天津大学的名誉教授,支持天津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发展。
10月18日,由中南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校企联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校友会会长卫华诚带队的中南大学京津冀校友企业家到访我校北洋园校区,校长柴立元会见来宾并亲切交流。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党办校办,科研院,校友与基金事务处负责同志陪同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