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数十年来默默无闻,却在“大漠孤烟直”的塞上西北以家国情怀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最强音。未来,海洋所将继续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协同、登攀精神,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披荆斩棘、奋勇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学家利用量子效应原理,首次开发出一种无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传感器,为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诊断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扫清了一大障碍。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主导的国际合作空间科学卫星“天关”(EP)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捕捉到一个编号为EP240414a的转瞬即逝的宇宙X射线信号,为揭示恒星死亡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天文》。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其高水平稳定运行,离不开团队100多位同事的默默守护。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吕伟研究组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利用免疫缺陷患者来源的T细胞受体(TCR)信号蛋白CARD11突变体,构建Card11不同基因突变型小鼠,揭示了TCR信号通路强度与肿瘤中T细胞耗竭性分化的关系。该研究阐明了肿瘤内持续TCR刺激 ...
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令新团队开发了简单、快速、高灵敏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新策略,在纳米塑料检测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针对纳米塑料颗粒在SERS基底表面易团聚、分布不均以及难以高效嵌入信号增强“热点”区域等问题,该研究 ...
这是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在石墨烯中演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在这种效应下,电子会沿着石墨烯的边缘无损耗地流动,所有电子的自旋方向保持一致。自旋是电子的一种内禀量子特性,类似于一个微型磁针,可以指向“上”或“下”。利用电子自旋来传输和处理信息是自旋电子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低成本以及可溶液加工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但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关键瓶颈:一方面,传统空穴传输层的制备依赖于高成本材料和复杂的成膜工艺,同时存在热稳定性和界面接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材料普遍表现出载流子传输能力不足、组装均匀性差等问题,在实际工况条件下易发生分解,从而导致器件效率快速衰减。此外,自组装分子的均匀成膜技术尚未成熟,严重制 ...
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2025年棋类比赛在广州举办。本次比赛由广州分院主办,来自广州分院系统单位的9支代表队近1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比赛。 棋类比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丰富职工群众文体生活,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健康支撑。
近日,中国科学院主导的国际合作空间科学卫星“天关”(EP)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捕捉到编号为EP240414a的一个转瞬即逝的宇宙X射线信号,为揭示恒星死亡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期将普通啤酒酵母转化为“微型发光药物工厂”,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创造并测试数十亿种基于肽的化合物。这项突破性的“绿色技术”有望加速开发更安全、更精准的药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曲静、宋默识联合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维绮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员王思,系统揭示了运动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证实天然代谢物甜菜碱是介导运动保护信号的关键介质。这一研究开创了基于“运动模拟药物”实现系统性抗衰干预的全新策略。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