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2025年度合作会商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推动院委双方战略合作提质升级。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 ...
大脑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数千亿个神经元之间高效、精准的突触传递。突触囊泡作为神经递质的载体,其释放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
乔红指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既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也离不开合作的持续深化。30年来,我国科研环境与科技水平实现了翻天覆地的跃升。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支持妇女勇担时代使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共享治理成果。“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学者的协作,推动各国在技术、市 ...
10月中旬,黑龙江各地进入秋收繁忙期。在乡间小路行走,随处可见驾驶拖拉机的农民,把大豆、玉米等作物运回家。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截至10月10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11108万亩,占应收面积的50%以上。
10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会商活动,推动双方战略合作提质升级。会商会议期间,20家中央企业与21家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就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工程化应用、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应用等40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签约,涉及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超70亿元。
全球变暖不仅改变了降水的总量与分布,也深刻重塑了极端降雨与极端降雪的发生机制。极端降水事件频率与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安全、生态系统稳定和基础设施韧性。然而,不同相态降水在全球变暖中的响应机制长期缺乏系统对比研究。
田菁为什么能在盐碱地上“逆生长”呢?研究团队发现,其“核心技能”是一组独特的磷高效转运基因。“这组基因如同‘土壤寻宝器’,能让田菁从贫瘠土壤中精准捕获磷元素,打破了‘缺磷-碱胁迫’的恶性循环。”宋显伟说。
毫无疑问,在“30年,三代科学家与一条河”的故事里,科学家不是没有显著成果,而是把它们和精彩论文都写在了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上,写在了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实践中,写在了那条自由流淌、“红丝带”般的江河里。
10月15日,2025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在现场百余位空间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下,来自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及空间探测四大学科领域的四位青年科学家黄平、王新、戴磊、刘超获奖。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合?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于10日至12日在哈尔滨召开,以“以智赋能 掌控未来”为主题,10位院士及3500余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参会交流。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和碳循环过程备受关注。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洪冰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我国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观测与实验模拟研究,揭示了该地区水汽通量、碳通量及生态系统呼吸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探讨全球变化下的生态反馈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