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AA)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凋亡和神经内分泌紊乱等机制,显著影响斑马鱼运动行为、神经递质平衡及生殖功能,为环境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证据。
本研究首次通过客观测量揭示了青少年偏头痛患者的日常光暴露习惯。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些青少年日间接受推荐强度光照的时间非常短(平均约1.5小时),这可能与现代室内生活方式、研究期处于冬季以及光敏感性导致的潜在避光行为等多种因素有关。与既往健康成人研究 ...
为破解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免疫治疗耐药难题,研究团队整合单细胞RNA-seq与空间转录组,首次发现FOLR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CXCL13-CXCR5轴招募耗竭CD8 T细胞并塑造“免疫排斥”微环境;靶向阻断该轴可恢复T细胞毒性,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成果发表于《Virchows Archiv》,为CRLM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眼前没有脸,只有一串跳跃的小圆点引导眼睛来回扫视,你却仍能“感觉”那是张脸。为何空洞的轨迹能唤起如此鲜明的类别预感?传统观点认为,腹侧通路只在真实面孔图像进入视网膜后才启动“识脸程序”。然而现实中,人类常凭一瞥零散的注视位置就能迅速判断所见是否为人脸,提示凝视序列本身可能携带足够的类别信息。已有fMRI研究曾发现,当受试者复现自己看脸时的眼动轨迹,即使屏幕空无一物,梭状脸区(FF ...
由辛辛那提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发表在《癌症研究》杂志上的新研究,揭示了胰腺癌细胞如何产生治疗耐药性,并指出了潜在的新联合疗法,以使治疗更加有效。 这项研究由通讯作者 Andrew Waters 博士和共同第一作者 Haley Todd、Grace Goodheart 和 Szu-Aun Long 医学博士领导, 最近发表在 《Cancer Research》杂志 ...
本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2021数据,系统分析了15-49岁人群缺血性心脏病 (IHD)的全球流行趋势。结果显示,尽管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ASMR)和伤残调整寿命年 (ASDR)呈下降趋势 (AAPC分别为-0.67%和-0.64%),但患病率 (ASPR)和发病率 (ASIR)持续上升 (AAPC分别为0.26%和0.23%),其中中低社会人口指数 ...
本刊推荐:针对巴基斯坦狂犬病人畜共患传播链未被有效阻断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强化“同一健康”方法的主题研究。结果表明,仅聚焦犬类疫苗接种的单一策略存在局限,需将兽医监测、牲畜免疫与社区教育协同整合。该研究为2030年消除犬媒狂犬病人类死亡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关键路径,强调跨部门合作对切断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核心意义。
为破解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屡败之谜,Lakerveld等对比24月龄幼儿与成人抗体,发现成人IgG Fc低岩藻糖化(afucosylation)显著提升ADNKA、ADCP等功能,提示“糖密码”可作为保护性相关标志物,为下一代疫苗精准设计提供新思路。
尽管同伴欺凌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但其背后的机制仍不甚明了。为了解决这一空白,本研究探讨了同伴欺凌是否可能通过执行功能间接影响行为问题,以及这些关联是否受到青少年静息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SA)的调节。共有298名中国青少年(平均年龄12.88岁,标准差0.69岁,其中53%为女性)参与了这项研究。参与者完成了关于同伴欺凌、执行功能以及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问卷调查。他们还接受了3分钟 ...
为解决传统光敏剂在晚期肿瘤中疗效有限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葡萄糖共轭菌绿素Glc-TFPB。研究表明,该化合物通过Warburg效应增强肿瘤靶向性,在近红外区(760 nm)具有强吸收,能诱导更强的活性氧(ROS)生成和细胞凋亡。体内外实验证实,其光动力疗效显著优于他拉泊芬钠(TS),为深部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为破解急性发热病因难辨、传统检测易漏诊的困境,研究团队系统整合全球mNGS数据并建立泰国东北队列,首次证实TTV载量与WBC、中性粒及淋巴细胞计数显著相关,提出TTV可作为免疫状态实时“读数”。成果登《Scientific Reports》,为资源有限地区快速评估免疫力和指导治疗提供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