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认为中国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展现了中国的治国理政智慧,期待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机遇。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 ...
“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考察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 ...
十四五”时期,总书记多次提及大国重器、重大工程的新突破。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
国际人士高度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他们表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机遇。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
今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能源转型指数显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排名上升了66位至12位。 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一项项 ...
“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蓝天成为常态”,今年7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援引数据说明这些年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切实成效,“我在北京APEC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布的‘APEC蓝’没有食言,实现了。” “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是方法论,更是政绩观。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从来不是为了博取虚名,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十四五”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
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 5年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份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汇聚全党全国智慧编制而成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 5年历程,我们走得很坚实、也很坚定——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十四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地调研,从实验室、研究院,到制造业企业、工业园区,一次次走进科技创新活跃的地方,为新征程科技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作出部署。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到中国空间站全面运营......“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彰显了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