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是本什么书?“伽蓝”一词源于梵语samghārāma,也作“僧伽蓝摩”“僧伽蓝”指僧团所住的园林,可简单理解为寺院。《洛阳伽蓝记》一书正是以“伽蓝”为线索,展开的一场对故都洛阳的追忆。(明嘉靖如隐堂刻本)作者杨衒之,生卒年、籍贯、姓氏和 ...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哪吒”的读音演变揭示了中国文化吸收外来元素时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当那吒从毗沙门天王的护法神变为脚踏风火轮的少年英雄,其名字的读音也完成了从梵语到汉语、从宗教到世俗、从音译到文化意蕴的本土化重构。( 记者 施晨露 ) ...
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10天,截至记者发稿,票房已破65亿元,成为近期最热的社会话题之一。一个关于“哪吒”读音的问题随之而来。普通话里,“哪吒”读“nézhā”。各地方言里,“哪吒”读音各异。我国港澳台地区,“哪吒”的读音也不一样,台湾地区“哪吒”的“哪”读nuó;港澳地区读nǎ,与“哪”的通用读音一样。
2025年是值得游戏玩家们期待的一年,包括《文明7》、《怪物猎人:荒野》、《生化危机9》、《GTA6》在内的许多大作都预计在年内发布。其中,由Firaxis Games开发、2K发行的 《文明7》定于2月11日上线 ...
随着时代变迁,神话逐渐演变,哪吒的形象和故事也变得丰富。到了明代的《封神演义》中,哪吒已演变成道教神,托塔的人变成了陈塘关李靖。在唐代僧人不空的另一译作《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提到“那吒太子……我祖父天王”,使那吒的身份成了不解之谜。
进入2010年,关于恢复回鹘体蒙古文的呼声逐渐升高,在电脑中能够输入回鹘体蒙古文的输入法也已经成熟,蒙古国正式宣布,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全面恢复使用传统回鹘体蒙古文。未来,西里尔蒙文可能会逐渐消失,传统蒙文则会全国普及。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飘红之后,围绕哪吒的话题也再度引发热议。哪吒到底是哪里人?为什么说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独有?哪吒又是如何一步步地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杨斌在新近出版的《全球史的九炷香》中围绕这些问题进 ...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哪吒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的弟子,道教护法神。据学者研究,哪吒最早来自佛教。唐代时,哪吒开始出现在佛教典籍中,如《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中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唐代的其他佛经文献中,也出现过有关哪吒的记载。
文化大家看 on MSN5 天
神之护卫 威力化身
星期文库蛇年说蛇之四神之护卫威力化身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将具有人所不具备能力的生物赋予了神秘的光环,蛇就是其中之一,这使得它在各古文明的神话里都具有较高的“出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