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匹兹堡大学团队在 Cell 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就通过对 黑色素 瘤的研究揭示,运动可通过增强肠道微生物群生成更多代谢物甲酸盐(Formate),激活关键转录因子Nrf2,进而增强细胞毒性CD8⁺T细胞的抗肿瘤 免疫 应答,改善现有免疫治疗用于 ...
iMetaOmics 高引论文10篇 ...
9 天
人民网 on MSN肠道菌群检测不推荐做商家普遍宣称,通过肠道菌群检测能定量、系统了解肠道菌群结构(如有益菌、致病菌等),从而评估肠道健康状况,并有效预测个体患上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疾病的风险,进而提供针对性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等。
胶质母细胞瘤(GBM)因其预后极差而闻名,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有多种抗癌疗法可用,但它仍是治疗难度最大的脑肿瘤之一。与某些其他肿瘤类型不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有限。尽管大脑已不再被视为免疫豁免组织,但胶质母细胞瘤对治疗反应不佳的原因在于其独 ...
优先考虑病原学快速检测(如16S rRNA),避免经验性滥用。 转变诊疗思维:从“杀菌”到“养菌” 在诊治AD时,询问生命早期史(抗生素、分娩、喂养),从“肠-皮肤轴”角度制定长远管理策略。 关注“后抗生素时代”的菌群修复 对于必须用药的患儿 ...
本文对比了桑格测序(16S SS)约 500bp 的 16S rRNA 基因序列和牛津纳米孔技术(ONT)长读长(~1,500nt)16S rRNA 二代测序技术对 153 株临床细菌分离株的鉴定效果。发现 16S ONT 在属水平分辨率更高,成本更低且周转时间更短,为临床细菌鉴定提供了新方案。
这一发现揭示了 16S rRNA 甲基转移酶在底物识别上存在此前未被发现的 “宽松性”,意味着细菌有可能在核糖体 30S 亚基完全成熟之前,就已经建立起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抗菌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QIAseq FastSelect ?5S/16S/23S Kit可针对绝大多数细菌物种全部5S、16S及23S rRNA(覆盖>95%的现有已知序列)进行去除,适用于单菌研究或混合菌群的宏转录组分析。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史 未来展望:技术融合与多组学关联 展望未来,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融合和多组学关联。 一方面,通过联合分析,可以实现对细菌菌群的全面解析,包括鉴定、定量和功能分析等多个层面。
16S rRNA基因测序区域和测序深度对菌群α多样性指数分析具有明显影响,增加测序深度可以检测到样本中极低丰度微生物类群。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