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5年6月3日,《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刊登了一项令人振奋的发现——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CAS)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开普勒-725系统中探测到一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开普勒-725c(Kepler-725c)。
7月3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天文学家捕捉到史上最清晰的恒星“进食”画面,科学,恒星,天文学家,吸积盘,火星,地球 ...
据《科学》新闻(ScienceNews)报道,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到期,被广泛认为推动了生物学人工智能(AI)发展的著名国际科学竞赛——全球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正面临终结的命运。该竞赛自 1994 ...
2025年6月3日,《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刊登了一项令人振奋的发现—— 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CAS)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开普勒-725系统中探测到一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开普勒-725c(Kepler-725c)。
Volume 642 Issue 8068, 19 June 2025https://www.nature.com/nature/volumes/642/issues/8068Editorial 社论In science’s new era, open and transparent cooperation remains key《科学新时代中,开放透明的合作仍是关键》Transparent pe ...
6月1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表文章,系统介绍了我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天问三号)的科学目标、着陆点遴选、探测载荷配置与样品实验室需求等,为人类即将开展首次火星取样返回描绘了发展前景。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消息说,该台葛健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最新发现极其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关键探针中性碳吸收体,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早在宇宙约30亿岁的演化早期,这些携带中性碳吸收体探针的早期星系,已经过快速物理和化学演化,进入介于大三期必中四肖必出麦哲伦矮星系和银河系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演化状态。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