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亚马逊机器人团队计划自动化公司75%的运营环节,而自动化战略的核心驱动力源于降低成本。数据显示,在实现自动化后,亚马逊每送出一件商品节省0.3美元,仅2025至2027年期间就能为公司节约126亿美元成本。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公司估计到2033 ...
通用汽车计划为其现有的“超级巡航”(Super Cruise)脱手辅助驾驶软件新增“视线脱离”功能,这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以完全脱离对驾驶的视觉关注。这一升级将首先应用于高速公路驾驶场景,并逐步扩展至城市道路,最终实现车辆自主完成短途配送等任务。目前,已有23款车型搭载“超级巡航”系统。值得关注的是,通用汽车正积极推进将该系统升级至 L3级自动驾驶 (Level 3 ...
通用汽车(GM)在发布强劲财报后,迅速展示其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最新进展。此次发布涵盖了多项创新,包括“视线脱离”(eyes-off)自动驾驶功能、基于谷歌技术的**对话式人工智能(AI)**车载系统,以及用于辅助未来车型组装的“协作机器人”(cobot)。这些举措预示着通用汽车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战略转型,也引发了行业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更多思考。 “视线脱离”自动驾驶:Supe ...
通用汽车首席产品官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透露,目前已有 23 款车型搭载 “超级巡航” 系统。此次升级的脱手版 “超级巡航” 将首先应用于高速公路驾驶场景,后续逐步扩展至城市道路,最终实现车辆自主完成 errands(如短途配送、代办事务等)的功能。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都高估了机器人在当前发展阶段具备的能力。另一个事实是,人形机器人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飞速进步——当初它们还只是大学和波士顿动力 (Boston Dynamics)等专业公司昂贵的实验项目。如今,这些配备机械臂的移动机器人大多作为试点项目部署在仓库、工厂乃至医院。
在算法和模型的世界里,基准测试早已是推动进步的发动机。计算机视觉有ImageNet,自然语言处理有GLUE,每一项突破都以公开、可复现的排行榜为标尺,激发了无数创新。而机器人领域长期没有类似的标准体系。
运动塑料领域领军企业igus近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经济型人形机器人Iggy Rob,定价47,999欧元,旨在通过"先试后投"模式加速工业自动化转型。这款身高1.70米的双臂协作机器人集成了激光雷达与3D视觉系统,单次充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已通过VDE ...
机器人在视频demo里样样精通,现实里它到底能不能稳定干活?这成了具身智能的新追问。机器人在理想场景中精准抓取、灵巧叠放、丝滑搬运,每一帧都看起来近乎完美。但离开实验室和背景幕布,麻烦就来了。 要让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现实世界,仅凭个别场景的展示远远不够,必须经过大规模、多任务的真实评测,才能回答是否具备应用的泛化与稳定性的核心问题。 谁都能说自己行,但却缺少一套统一、开放且可复现的真机基准体系,能 ...
《中时新闻网》前身为《中时电子报》,于1995年创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网路媒体,开启新闻数位时代。近来以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新闻引领先驱外,首创娱乐、生活、社会专题式新闻报导,带起同业间仿效风潮;精辟的言论、财经、国际、两岸、军事、体育、网推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