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又整了大的!这次是史上第一次测到了电子的几何形状,人类终于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揭开了困扰物理学界近百年的谜题。这项堪称革命性的突破,已发表在2024年1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Nature ...
陈志刚,主要从事拓扑光子学、光场调控、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研究。长江学者称号获得者,兼任美国光学学会、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在南开大学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领军团队,在光场调控、人工材料、拓扑光子学方面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出版专著1部、专著章节8篇、学 ...
在不断发展的量子信息处理领域,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更高效和复杂的量子系统。最近在《Nature Physics》上发表的一项题为《Schrödinger cat states of a nuclear spin qudit in ...
2月4日,记者通过“山大视点”获悉:山东大学有两位学者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Optica,原OSA)公布了2025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
1月30日,美国光学学会(Optica,原OSA)公布了2025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名单,来自27个国家的121位专家当选。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院教授于浩海因其在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功能晶体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突出贡献,山东大学讲席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终身教授初大平因其在显示器件与工业应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和广泛影响名列其中。 祝贺两位教授!
除了局部结构的识别,机器学习还被用于预测玻璃态液体的结构弛豫过程。通过将分子动力学模拟生成的初始结构导入模型,研究者们采用监督学习技术分析与弛豫相关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结构特征如软化度可以有效预测粒子的弛豫概率,并与玻璃液体的动态异质性密切相关。这 ...
专辑特刊为您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您有机会与同领域的其他科研工作者一起集中展示发表的成果。下列为近期即将截止的专辑特刊,来看看有没有与您的科研方向匹配的征稿,征稿详情以页面信息为准,欢迎扫描二维码了解相关特刊征稿。Stem cell-derived ...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月15日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邓友金等与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验中首次观测到对流超流相这一新奇量子物态,证实了对流的双组分超流体共同形成绝缘体的特性。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上。
2024年的诺贝尔奖将人工智能(AI)推到了科学舞台的中央。这不仅是对几位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也是对AI在科学进步中作用的肯定。这些奖项的颁发,标志着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认可,预示着AI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尤其是在科学探索和创新的范式上掀起 ...
2024年,中国移动(600941.SH)正式融入量子计算领域,迎来了九家新合作伙伴,标志着其在这一前沿科技的布局逐步发力。公司不仅首次承建了苏州市的量子计算科研服务平台,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的子刊《Communications ...
近日,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2025年1月,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迎来新的里程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易俗教授全职加盟,为学院的高端人才梯队注入新的动力。迄今为止,物理学科已汇聚了众多国家级人才,累计达12人次, ...
近日,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2025年1月,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迎来新的里程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易俗教授全职加盟,为学院的高端人才梯队注入新的动力。迄今为止,物理学科已汇聚了众多国家级人才,累计达12人次,同时,省级以上人才的数量也突破了30人大关,充分展现了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