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1月26日消息,印度科学家在古吉拉特邦发现了一条15米长的史前巨蛇化石,命名为Vasuki indicus (婆苏吉印度蛇),该发现已于去年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杂志正式发表,其最 ...
据介绍,印度古生物学家一共发现了27块椎骨化石,预计这条蛇的宽度是44厘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蛇类化石是在哥伦比亚发现的泰坦蟒,从现有的研究看来,印度的这种巨蛇和泰坦蟒的体型不相上下。
KUALA LUMPUR, Nov. 25 (Xinhua) -- The huge potenti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must be unlocked for the region to rise as a global center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
2026沙特国际实验室仪器及装备展览会(LABTECH SAUDI 2026),作为中东地区规模盛大、影响力广泛的科研仪器盛会,将于2026年12月14-16日在利雅得前沿展览中心盛大启幕,诚邀国内科研仪器企业共赴这场出海盛宴,开拓中东市场新篇章!
位在槟城(Penang)的马来西亚理科大学(Science University of Malaysia)团队发现,学名为「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的寄生虫在吸食人血后,体内可保留人类DNA长达45天。
这些吸血昆虫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令人发痒的家庭害虫,如今却展现出不为人知而且更耐人寻味的潜力。马来西亚科学家发现,又称床虱的臭虫有机会摇身一变成为打击犯罪时意想不到的盟友。
这节目明年怕是有一万人报名了,脂肪,肌肉,荒野求生,进食,饥饿,蛋白质 ...
中国学者成功构建全球首个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多模态脑机接口数据集,为揭示脑神经损伤与修复机制开辟了全新视角,将脑出血患者大脑信号识别精准度提升了8%。11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团队联合机械学院陶波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国际权威期 ...
YANGON, Nov. 25 (Xinhua) -- Myanmar's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unched the Science Festival Myanmar 2025 in the capital Nay Pyi Taw on Monday, the state-owned daily The Mirror reported on ...
“我们不再需要问AI能为科学做些什么,我们现在要问的是,当科学由AI驱动时,它能变成什么样子。”这番话,出自刚荣获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奥马尔·M·亚吉(Omar M. Yaghi),也是他在获奖后的首次公开演讲。
试着想象一下这个概念想象你吃了某种东西,胃里翻腾得厉害,结果把它呕了出来。随后,科学家在1.1亿年后的化石呕吐物中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动物物种的遗骸。这基本上就是刚刚发生的事,只不过主角是一种新的飞行恐龙。发表于《Scientific ...
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情绪正经历剧烈逆转。随着前所未有的服务器集群建设遭遇现实阻力,此前由吉瓦级(GW)大规模交易和创纪录合约通过带来的兴奋感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项目延期频发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推诿。在这场争夺算力的竞赛中,最显著的动态是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