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导读】近期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小细胞肺癌(SCLC)的分子异质性,然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空间组织和细胞相互作用仍有待阐明。2月20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发表题为”Integrative Spatial ...
素材提供人:江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生酮饮食专业委员会(筹) 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 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 ...
2025年2月20日,我院曹志伟教授团队与复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团队联合在《Cancer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ive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Tumor Heterogeneity and Immune Colony Niche Related to Clinical-outcome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论文 ...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对身体最好?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然而,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最佳的运动时段——运动的黄金时间出炉!选择这个时间段去运动,可以让你的健身效果事半功倍!
商业新知 on MSN42 分钟
核药:10亿美元分子的崛起
近日,诺华公布2024年的最新业绩显示,旗下两款核药(Lutathera和Pluvicto)在过去一年共计为其贡献了21.16亿美元,且增长态势明显。其中,刚上市三年的Pluvicto ...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位居全球常见癌症发病率第 12 位,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六位 [1]。由于胰腺癌预后差,手术是其唯一潜在的治愈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 [2],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仅 12% [3]。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罹患 PC 的风险较高,但因缺乏性价比高的筛查手段,目前不建议对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 张爽)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学著名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503 ...
为解决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治疗难题,日本国家癌症中心医院东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展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有较好疗效与安全性,还找到潜在生物标志物,值得一读。
Protein E7 (43-62) 由 20 个氨基酸组成,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氨基酸残基。其结构中可能存在二硫键,由半胱氨酸(Cys)的巯基形成,这对维持肽段的特定空间构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进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
【导读】 胰腺癌细胞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恶性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并且在胰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率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已知癌细胞会诱导 TAM 浸润和 M2 极化,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北京——2025年2月21日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与全球领先的癌症研究机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MSK)达成合作,利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等云技术加速癌症领域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