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域迎来一项引人注目的合作: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nthropic达成了一项规模庞大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Google将向Anthropic提供多达100万个张量处理单元(TPU)的访问权限,交易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这一举措被视为Anthropic为应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增长而采取的重要战略。
作者 | Simon Willison译者 | 核子可乐策划 | 褚杏娟10月17日早上,Anthropic 发布了 Claude Skills,这是一种助其模型获取新功能的全新模式:Claude 现可使用 Skills ...
研究团队首先构建了一个细粒度的价值体系(taxonomy),包含 3307 个由 Claude 模型在自然交互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其覆盖范围和精细程度远超当前主流模型规范。这些价值项大多代表积极的行为原则,是现代 LLM 理应遵循的价值目标。
爱彼迎(Airbnb)联合创始人兼CEO Brian Chesky在近日的活动中公开表态:我们很大程度上依赖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它非常好,速度也很快,而且很便宜。我们也会用OpenAI的最新模型,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不会大量使用,因为有更快、更经济的模型可供选择。他直言OpenAI提供的连接工具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我们正在目睹一场 AI 产品的「咖啡化」:当 AI 变得像水电煤一样触手可及,那些只提供「功能效率」的 AI 产品,正在无可避免地滑向「5.9 元包邮」的命运。 从 Claude 3.5 到 4 到 4.5,除了回答能力之外,开始卷 Coding。
10 月 25 日消息,据外媒 Engadget 今日报道,斯坦福、哈佛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AI 聊天机器人喜欢迎合用户,几乎总是确认用户的言论。 研究人员分析了聊天机器人提供的建议,发现其奉承行为“比预期更普遍”。研究涵盖了最新版本的 ChatGPT、谷歌 Gemini、Anthropic 的 Claude 和 meta 的 Llama 等 11 款聊天机器人,结果显示 ...
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科学盛宴在临港中心拉开帷幕——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正式开幕。这场以“科学之名”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顶尖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科学前沿的无限可能。 参会阵容堪称“星光熠熠”: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图灵奖得主与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台交流。他们跨越学科边界,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为解决全球性科学难题提供新思路。从基础研 ...
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在会上宣布发起“国际工程智能联盟”全球倡议。该联盟定位为开源开放的国际协作平台,将聚焦工程系统智能化改造中的共性难题,通过共享数据资源、联合技术研发、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与工程学科的深度融合。倡议得到来自欧美、亚太地区20余家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积极响应,首批成员单位涵盖智能建造、交通系统、工业装备等多个领域。
数据如同化石燃料般正在枯竭、AI革命正“吸干”互联网数据的海洋,这是AI专业人士自去年就开始不断发出的警告。而在2025年,AI业界更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状,那就是各大AI厂商的大模型不约而同地放弃了通用化、开始追逐差异,诸如OpenAI的GPT-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