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將於 2025 年迎來全新氣象,透過嶄新會所的落成,全面強化視覺藝術產業的專業發展與人才培育。於此同時,2025 年的三場藝術博覽會與台北藝術週將以 「平等與多元包容」 ...
游文玫是臺灣首位領有兩岸執照的拍賣官,曾創造多項臺灣拍賣紀錄,於上週六(2月8日)在臺北國際書展推出個人新書《拍賣場的人生故事》,由時報出版社出版,吸引了大批藝術愛好者與支持者到場。該書從構思至成書歷時三年,內容不僅記錄了游文玫從政治幕僚成功轉戰藝術 ...
朱銘美術館表示:「本館成立26年來,一直致力於保存、展示和推廣臺灣雕塑藝術。本次特展為朱銘美術館首度在德國呈現的臺灣當代雕塑展,意義非凡,不僅是將臺灣雕塑的多樣性帶給國際觀眾,也是提升臺灣在全球藝術領域曝光度的重要機會。」 ...
臺灣文化震撼所激發的”Taiwan View” 來自遙遠國度 (以色列)的女畫家Avigail Ohana,她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同時也是一位畫家。她畢業於以色列希伯來大學 (the Hebrew ...
2025新營波光節以光影藝術點亮新營天鵝湖公園,與月津港燈節共同閃耀北臺南,成為全市文化盛事之一。新營波光節不僅是一場光影盛會,更是一場關於城市文化的深度之旅。今年以主題「路徑之間」為核心,將新營天鵝湖打造成藝術與文化的光影場域,透過藝術作品串聯城市 ...
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上任後,近期接連發布多項新政策,從終止多元、公平與包容(DEI)計畫,到提高進口關稅、甚至一度暫停聯邦補助方案,皆對文化藝術產業帶來不少衝擊。其中,川普政府 1 月 27 ...
聯邦當局指出,在創作藝術作品時,A.I.與人類之間的協作模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著作權對於規範的裁定將根據具體案例進行評估。他們解釋:「如果A.I.只是輔助創作者的創作過程,而且最終由人類主導和做決策,該作品依然可以擁有版權。若作品完全由A.I.生成、 ...
風動意味著滾動的能量之生命動向。在風動裡,我們的造形充滿了有特質的空間方式,慢慢品味,風動的動勢使人感覺活著。 —李光裕 采泥藝術「有風的日子—李光裕雕塑展」展場櫥窗。(采泥藝術提供) 經常被譽為「詩人」的李光裕(1954年生於高雄內惟 ...
2025年,外琨塔 Vaikuntha 藝術中心首檔展覽將帶來四位來自不丹的藝術家,以當代視角詮釋不丹的傳統與文化。透過不同媒材與風格的創作,展現這座「最幸福國度」的藝術風貌。 透過多媒材創作探索自我,以層次豐富的視覺語言挑戰觀者的思維與想像。曾於不丹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