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由大疆降价引发的网络舆论,只是智能影像市场进入“群雄争霸”阶段的一个信号。当年运动相机的天下几乎被GoPro一手垄断,如今也要在大疆、影石的夹击下让出江山,而眼下的大疆与影石,看似争锋相对,实际上都站在了被后来者追赶的风口上。
产品信息 大疆,Osmo,Osmo,Nano,运动相机,穿戴相机 ...
一纸出口管制公告,将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战略筹码,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格局面临重塑。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58号公告,宣布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设备实施出口管制,这是中国首次将锂电制造设备明确纳入管制范围。新政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覆盖从关键材料到核心设备的全产业链环节。 公告明确,出口管制不等于禁止出口,企业仍可通过申请许可证正常开展出口业务。这一 ...
一边降价,一边跨界,大疆透露出少见的焦虑。 大疆在C端无人机的地位,不亚于苹果之于手机,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在竞争者众多的科技赛道上,巨头的压力也不小。
前言:2025年盛夏的深圳,一场横跨[地面]与[天空]的商战悄然打响。大疆和影石创新这两家总部相距不足10公里的深圳科技企业,一个是[天空的统治者],一个是[全景的定义者],为何突然放下各自的[王位],闯入对方深耕多年的核心腹地?这场看似偶然的[双向跨界],实则是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无界竞争]时代的必然,更是两家巨头在增长天花板下,用技术、生态与野心书写的新叙事。 在跨界之前,大疆与影石早已在各自领 ...
AI眼镜这类消费电子产品,在过去一年里已快速从“小众科技产品”走进大众视野,但看似火热的市场背后,AI眼镜当下的发展却陷入了明显瓶颈。 此前,国内AI眼镜市场曾掀起“百镜大战”的竞争热潮:中小厂商凭借精准的线上营销,快速在细分市场打开局面;头部品牌则依托供应链整合优势,推出定价千元左右的低价AI眼镜产品,试图以“性价比”抢占用户心智。
9 月 28 日消息,据数码知名爆料博主@数码闲聊站发文,称年底又有旗舰机砍掉了可变光圈,现在只剩华为 Mate 80 系列还扛着这面旗,其他家新机全都“怂了”。这技术刚火两年就快成绝唱。 图源:微博 小雷先给小白朋友们打个比方:可变光圈就像手机镜头的 ...
Osmo产品线终于闭环了。 大疆终于把穿戴相机做了出来。 2025 年 9 月 23 日,DJI 大疆发布了全新的自由视角穿戴相机 Osmo Nano。这是 Osmo 系列首次尝试「穿戴」形态,售价 1998 元起。它的定位也很明确——把传统运动相机从手里、支架上解放出来,直接吸在身上 ...
晶状体的生物力学特性与其生理功能及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且透明,实现对其杨氏模量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一直是生物医学光学领域的重大挑战。本研究首次提出将光学相干弹性成像(OCE)的定量能力与布里渊显微 ...
我愿称之为最强拇指相机。 作为雷科技接触和使用运动相机时间最长的编辑,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主流运动相机我都有着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使用时间,然而影石Insta 360的拇指相机,我却从未有机会体验过,一直觉得它的定位和使用场景跟我的需求并不是很搭。
还记得五年前用手机拍演唱会的绝望吗?山顶座位拍出的偶像就像一团发光的马赛克,照片流传到社交平台,甚至别人都猜不出你去的是哪个爱豆的现场,演唱会拍摄还是单反的天下。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粉丝们手里举着的早已不是笨重的长枪短炮,而是一部部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