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发展实践中,鲜明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区域重大战略落地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近日,有媒体以卫星影像的今昔对比为视角,生动展现了北京中轴线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今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这条全长7.8公里、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城市脊梁”,串联起古都的壮美景观,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创新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3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 论坛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在致辞中表示,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提质增效,更是关乎民生福祉 ...
人民群众对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需求一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当前,“好房子”建设已纳入国家议程。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从好的标准、好的设计、好的材料、好的建造和好的运维等相关方面推动“好房子 ...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指出:“发展就是最大安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只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才能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科技支撑,增强国 ...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促进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要求“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明确了新时 ...
近日,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与学理阐释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会议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 会上举行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揭牌仪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树林表示,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一门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探索党的建设规律的重要学科,对于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提出, ...
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近百个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进行了展示。让文化遗产获得“数字生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文化遗产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乃至社会价值,且脆弱 ...
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逻辑、交叉机制、人才体系与智库实践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提出,区域国别研究必须围绕国家和时代需求,强调“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更好地回应国家发展和全球变局的双重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边疆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取得重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 ...
观察“十四五”以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政策衔接紧密,不搞“急转弯”。 世界屋脊正在见证一项超级工程的诞生。今年7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破土动工,建成后或将改写全球能源版图。而早在4年多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