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年是中国和哥伦比亚建交45周年。5月,哥伦比亚正式加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关系将迎来新的发展。”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莉娜·贝尔特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
本报沈阳7月4日电 (记者胡婧怡)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4日在沈阳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沈跃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再次举办论坛,旨在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民间友好合作。我们要坚持团结协作,弘扬“上 ...
本报柏林7月4日电 (记者刘仲华)日内瓦消息: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联合瑞士日内瓦智库“普遍权利组织”2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环境权利保障”主题边会。来自中国和其它国家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围绕环境权利保障、气候政策、绿色发展及协同合作、青藏高原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环境保护成就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4日在京会见印度尼西亚地方代表理事会主席纳加穆丁。双方就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中印尼关系发展、密切立法机构交流合作等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换意见。
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日前在湖南长沙举行。行走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会场内外,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孔,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一次次温暖坚定的握手。从中非朋友们的口中,记者听到了3个暖人心的故事。
王毅说,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也开启了新的10年。中欧、中德关系步入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中德关系发展得好,不仅将带动中欧关系整体向好,对世界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德肩负重要国际责任,承载各方期待,应携手并进,对彼此互信再确认,对两国合作再巩固,对双边关系再深化。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单边霸凌大行其道,中德更需要 ...
本报柏林7月4日电 (记者刘仲华、郭梓云)当地时间7月4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默茨表示,德中关系发展良好,政治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德方愿同中方坚持开放互利,促进公平贸易,携手应对危机挑战,这符合双方利益。德国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王毅说,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先生进行了重要通话,为双边关系提供战略引领和政治保障。作为一对成熟而成功的大国关系,中德 ...
今年7月5日是中国和加纳建交65周年纪念日。加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伙伴。中加传统友谊由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两国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坚。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加期间提出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1971年,加纳前总统、时任副外长库福尔代表加纳投票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确定性、稳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的当下,“大金砖合作”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正在成为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本报邀请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较研究部主任徐秀军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林跃勤对此进行解读。
本报里约热内卢7月4日电 (记者陈一鸣)波哥大消息:“中华文化体验日”活动3日在位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塔德奥大学卡萨·列拉斯博物馆举办。活动聚焦书法、剪纸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动体验与现场展示,增进哥伦比亚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了解。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目前,印度和美国仍在进行贸易谈判。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4日表示,印度准备达成的贸易协议需要符合本国利益,而不仅仅是为了在最后期限之前达成协议。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