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西安鼓乐开场,唐诗吟诵《山居秋暝》、杖头木偶戏《人面桃花》、陶埙演奏《清平乐》、古琴伴诵《将进酒》、甲胄舞蹈《边塞雄风》等节目轮番上演,为市民送上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非遗主题文化盛宴。
[摘要]深秋时节,韩国庆州,这座曾见证东亚文明交流互鉴的千年古城,即将迎来中国贵宾。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摘要]10月2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二层宴会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响彻全场,掌声如潮。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正式启幕。当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展C馆的帷幕缓缓拉开,西安展馆紧扣“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主题,带着特色农品与智慧科技惊艳亮相,首日便成为全场焦点。
建于1951年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门安葬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陵园。每年,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民众自发来到这里,给英雄们扫墓、献花。70多年来,来此参观、祭扫已远超千万人次。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们展现了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提高装袋效率,年轻工人自发组织劳动竞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效率显著提升。在包装环节,工人创新采用了防潮处理技术,确保军粮品质。
据悉,2025西安市“唐诗・非遗”主题文化活动为期两天。活动划分为主活动区、非遗工坊区、唐诗食集区、互动体验区四大功能区域。主活动区域内设有唐诗大比拼、飞花令擂台赛。非遗工坊区持续开放书法诗词书写、“唐诗”系列木版年画印刷、唐式花钿剪纸、大漆髹涂体验、陶埙吹奏、传统拓印及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和展示,每项体验均配专业老师指导。
日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顺利闭幕,全会中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引发强烈反响,掀起了科技工作者们的学习热潮。他们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深耕产业,助推更多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汉韵银杏·非遗共生”亲子社教活动在银杏季期间的周末举行,每场邀请30组亲子家庭免费参与。活动以秋日银杏林为天然场景,将剪纸、拓印、漆艺等非遗技艺与自然元素、汉代文化深度融合。
10月23日,“铭记——红色记忆与金石书画的交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系列跨年巡展西安特展,在西安市碑林区红旗·百年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公众开放,共展出百余幅艺术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1月22日。
在省文旅厅展区,赵一德听取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介绍,强调要加强农业资源、自然禀赋、文化遗存整合,以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在省妇联展区,赵一德察看馨绣、面花、麦秆画等特色手工艺品展示,强调要依托妇联组织优势,以技能培训、项目帮扶等引领妇女积极参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10月23日,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校园内暖流涌动、掌声阵阵。以“传劳模精神,启学子匠心,筑强国未来”为主题的省级“劳模工匠进校园”示范活动暨“劳模工匠主题邮局”巡展举行,400余名学子与三位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面对面,上了一堂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思政课”。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