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明,侧面承认了卖家发送那段令人愤怒的“未成年退款须知”的事实。显然,这一要求已超出一般交易纠纷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属于恶意教唆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卖家是怎样的身份,这样的要求都可谓荒唐至极,不仅严重挑战公序良俗,更可能触碰法律底线,决不能用轻飘飘的“玩梗”加以解释。
然而,这种逃避策略从长期来看具有破坏性,游戏成瘾会进一步加剧情绪问题。“因为它并未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因为沉迷游戏导致现实问题 (如成绩下滑、人际关系恶化)更加严重。同时,不规律的作息、睡眠不足以及脱离社会活动,本身就会直接诱发或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此外,在竞争性游戏中遭遇失败或网络欺凌,也会成为新的压力源。” ...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我国各类群体的日常生活,用户规模半年翻了一番,其中,中青年、高学历用户是核心用户群体。《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40岁以下中青年用户占比达到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
据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消息,江西鹰潭公安网安部门成功侦破一起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犯罪嫌疑人程某、刘某、龙某3人通过制作游戏外挂,攻击游戏公司服务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30余万元。
这项研究明确,儿童使用短视频时长越久,媒介鉴别力越差,进而影响其学业表现。由短视频平均每日使用时长、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得出,学业成绩(包括语、数、英三门课程)与短视频平均每日使用时长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媒介鉴别力显著正相关。
本想端箱“LABUBU”盲盒,结果被人“端了”钱包。 杭州的阿海(化名)没等来心爱的盲盒,却抽到了一份深刻教训。 阿海是一名资深的盲盒爱好者。一年前,他加入一个200多人的“二次元交易群”。 群里经常进行代购、拼单等。 10月10日,阿海在群聊内发布求购热门潮玩“LABUBU盲盒”的消息后,一名“群友”立即私聊他,表示有渠道可以“拼单”,并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价格。 “这款盲盒真的太火了,官网秒光 ...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已达24.6%,学业压力、社交困难、家庭教养方式等多重因素正冲击着年轻一代的心理防线。如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近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璐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早期识别是青少年心理问题防治的关键——家长和老师需做“敏锐的观察者”和“积极的沟通者”,从情绪、行为等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捕捉到异常信号,及时干预才能帮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此前,话题“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曾登上微博热搜。微信客服回应称,账号若长时间未登录可能会被系统回收以保障安全。对此,网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社交账号属于数字资产,系统回收不合理;也有人理解平台基于资源管理和安全考虑的做法。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尤其瞄准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弱的未成年人。骗子利用孩子们喜爱游戏、追逐明星、信任权威的心理,以“免费福利”“低价优惠”“明星互动”等话术,诱骗他们操作家长手机转账,甚至骗取个人信息、人脸影像等敏感数据,造成深远危害。
近年来,不少国货潮品成为全球爆款,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亮点。10月13日,海关总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玩具超过500亿元,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都属于国货潮品。
“在实践和心理干预中,我们发现当看到孩子沉迷手机或游戏时,家长和老师常会感到焦虑。但其实,许多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现实中缺乏认同与情感支持。家长不如先放下手机争夺战,走近孩子。”刘亮说道,当医生引导家长正视家庭问题,改善批评式教育,学会肯定与倾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一旦改善,孩子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价值感和情绪慰藉,往往对游戏的兴趣会减退,真正实现从“被动戒断”到“主动放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