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桃符三宝”(酥食、麻饼、豆腐干)之一,麻饼的产业化之路是桃符社区发展的缩影。2016年社区成立时,人均年收入仅8000元,如今已跃升至1.5万元。桃符社区党总支书记申超介绍,社区通过“传统产业+文旅融合”双轮驱动,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 ...
桃符,最初是用桃木制成的两块板,分别书写着神荼、郁垒两位上古神祇的名字,挂在门旁以驱邪。后来,随着纸张的普及,桃符逐渐被对联所取代,但“贴春联”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可以说,桃符是对联的前身,两者共同构成了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后汉书·杨震传》中就有对这一名为春节节气的详细表述:“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春节指的就是节气中的立春。而到了南北朝之时,春节甚至指代的是整个春季。此后“春节”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
春联起源于桃符,最早见于先秦神话,《山海经》《论衡》《淮南子》等书中均有记载。从最初驱邪禳灾的“神荼”“郁垒”,延伸为桃符题词、春帖诗句,在敦煌遗书中发现唐代立春时“书门左右”的题句,也偶见宋人苏轼、朱熹等以两行偶句题于桃符。《宋史》记载五代十国后蜀 ...
除夕贴春联有许多讲究。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初一,人们会在门上挂桃符,称为仙木,能避百鬼。最初的桃符是两块桃木板,上面刻有吉祥字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随着纸张的普及,桃符逐渐演变成对联。《宋史・蜀世家》中提到,后蜀主孟昶命学士题写的第一副春联 ...
原神即将开启春曦画桃符活动,玩家们参与各阶段的玩法来获得节庆热度,达到指定值即可获得香菱衣装并自选邀约璃月4星角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文化大家看 on MSN14 天
桃符变春联 新年纳余庆
春联起源于桃符,与驱邪有关,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边的长方形桃木板。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古诗《元日》中,宋代诗人王安石描写了春节前夕,人们辞旧迎新、更换桃符的热闹场面,其中“桃符”正是如今春联的前身。
来自MSN7 天
新桃旧符绘新年
就如白居易这首《春风》所写的荠花一样,我的家乡虽在深山,春风吹拂大江南北的同时,也依然不忘催醒这里的“荠花”每年新春来临,村里的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红彤彤的春联,犹如千万枝荠花竞相怒放、争奇斗艳。
诗中提到的桃符,即是现今春节常见的挥春的前身。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古代传说中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巨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两位专门捉拿妖魔的神人。于是老百姓就用桃木雕刻,或者在桃木板上画出这两位神仙的样子,悬挂在大门两边,藉以趋吉避凶。
活动旨在通过融合滨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鸟书桃符,创新性地推广节电知识,同时宣传国网App的“e起节电”活动,促进节能减排与文化传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