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石油、煤等化石能源耗尽后,人类靠什么生活?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承载起人类迈向能源自由的梦想。近期,我国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6兆安,达到国际 ...
钟武律中国环流三号建成后取得的主要成果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图三图四地球上的石油、煤等化石能源耗尽后,人类靠什么生活?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承载起人类迈向能源自由的梦想。近期,我国托卡马克核聚 ...
中国环流三号(图三)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装置总高8.39米,直径8米,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1.5亿摄氏度。
深圳大学/之江实验室袁小聪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MAE)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轨道角动量(OAM )的新型奇点光学尺,成功实现了皮米级位移传感计量。相关研究成果以“Infinitesimal optical singularity ruler for three-dimensional picometric metrology”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一般来说,在“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也就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候,是一年中最冷的。而 “立春” 呢,虽然名字里带个“春”字, 但它只是“春天要开始”的一个信号,并不代表天气马上就变暖和,更不代表春天就真的来了。
在大众的印象中,拉尼娜发生年,冬季会变得异常偏冷。气候专家曾预言:拉尼娜来了,2024至2025年的冬天将会是个“冷冬”。近日,这则预言却被一组数据打破——2025年1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成为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份。
自星云汇聚至今,地球已走过了46亿年左右的光阴。它活力澎湃,可以轻松实现“山无棱,江水为竭”和“海枯石烂”。青藏高原拥有珠穆朗玛峰和一众海拔5000米以上极高山,获得了地球上除南北极之外的“第三极”称号。那么,如今雄壮、巍峨的“第三极”又是如何形成的 ...
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使太平洋降温,扰乱了全球天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证实,拉尼娜现象很弱,可能持续时间很短,不会抵消全球气温的上升。 预计会出现风暴、干旱和气候模式的变化。
2025年2月13日,是全球第十四个世界无线电日(World Radio Day),主题为“无线电和气候变化”。在现代科技编织的宏大网络中,无线电与气候,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却有着千丝万缕、影响深远的联系。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递的无形使者,在气象监测、气候研究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气象监测领域,无线电是气象数据收集的“先锋”。气象气球是常见的监测工具,它们携带着各种气象传 ...
科幻中的未来科技,或许能在可控核聚变的支撑下成为现实。 中国环流三号(图三)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装置总高8.39米,直径8米,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1.5亿摄氏度。
这几天,你是不是也和身边的朋友这样抱怨过?没错,这个春节假期刚过完,冷空气就像开了“速冻”模式,嗖嗖地就来了。全国各地都像是被塞进了大冰箱,“冷”这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了,简直是“ 冰冻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