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英国出版了一本题为The Last Man Who Knew Everything(最后一个什么都懂的人)的书[1],写的是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 Oneworld Publications, UK ...
首先,我们审视下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主要奖励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within the domain ...
理论上,宇宙在诞生之初应当产生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然而,今天我们所见的所有可见结构——包括恒星、星系、行星和人类——几乎完全是由物质构成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物理学中最大的未解谜团之一。而这个谜团可以通过极其精确地比较物质与反 ...
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广岛与长崎上空先后升起蘑菇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尾声。人们记住了投弹的飞行员、下令的将军、签署投降书的政治家,却忽略了另一群幕后人物——那些在实验室与书房中,以思维和公式悄然改写战争走向的 ...
现在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续航通常只有2小时左右。试想有一天,你买的机器人做饭1小时,扫地拖地30分钟,就在洗碗时突然“不支棱”了,碎碗满地不说,你还要费劲把它搬去充电。与其说是续航焦虑,小编更愿意戏称之为“支棱焦虑”。 以特斯拉的人形机器 ...
时钟拨回到2009年的一天。科学家万群(Leo Wan)正在用显微镜观察他培养的小鼠细胞。看着看着,他发现这些小鼠细胞不太对劲儿,像是长“拧劲儿”了。这批细胞的名字是成肌肉细胞(myoblast),顾名思义可以生成肌肉,是肌肉细胞的前身。他所培养的数百个成 ...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石侃,一个 “斜杠科技工作者”。我在芯片领域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现在我在中国科学院从事芯片相关的学术研究;但同时我还是一个B站的科技UP主“老石谈芯”,我的观众都叫我“老石”。 芯片:现代社会的 ...
这就像是剧透,2025年第二个月份还余下几天未过完,数学界仿佛就看到了今年全年度最重要的数学成果:年仅34岁的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副教授王虹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约书亚·扎尔(Joshua Zahl)合作,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提交了一篇长达127页的论文 ...
法国人认为数学是其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深以历史上众多数学家为自豪,巴黎共有89条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街道。在1889年建成的城市地标埃菲尔铁塔上,镌刻着72位法国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包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勒让德、柯西、泊 ...
对于几何形状,拓扑学采取的态度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样宽松。当我们说高尔夫球是球形的时候,我们并不关心它上面有许多小凹点,严格来说,这就意味着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面。同样,尽管橘子和苹果明显凹凸不平,我们也会认为它们是圆的。 拓扑学 ...
1949 年 9 月,我接受了赫尔曼·外尔的邀请去了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邀请信上外尔老师的签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在研究院见到外尔老师时感到有些意外,他身材高大,长着一张圆脸,是一位体态文雅的绅士,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性格和善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