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从边境幸福村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在云南昆明启动。本次活动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民族团结杂志社联合主办。 边境幸福村建设,是云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 ...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10月22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四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举行开展仪式。国家民委、黑龙江省、江苏省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仪式并参观体验项目。 10月22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四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举行 ...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并进行考察调研,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时隔4年,2025年8月20日至21日 ...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南的陶寺遗址,地处汾河岸边、临汾盆地,距今约4300—3900年,是探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代表性遗址之一,被称为最初的“中国”。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坚决走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方阵”。
昆仑——一个在中华血脉中奔涌千年的名字,近期因“采药昆仑”石刻,再度引发社会、学界争鸣讨论。公众追问神山何在,将昆仑重新推至时代聚光灯下。 在中国神话中,昆仑是黄帝的“下都”,是西王母的瑶池仙境,是弱水环绕、炎火守护的圣山。《山海经 ...
雅安着力打造“中国川藏游集结出发地”,日前,318川藏线零公里自驾游大本营项目始发广场全部完工。 提起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除了满山青翠欲滴的美景,人们也一定忘不了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大熊猫标识和大熊猫雕像。 天全县:筑牢生态屏障 实现绿色 ...
宋代诗人范成大《吴郡志》里的这句话,曾是许多中国人对苏州的第一印象。 苏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运河绕城而过、纵贯南北,湖泊棋布、河道交错。古往今来,便利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连接 ...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和时代风貌。 自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以来,邮票就不仅仅是邮资凭证,更是传播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媒介。 而从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 ...
“莫非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乙巳蛇年的新春时节,以少年英雄哪吒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路“过关斩将”、“高开疯走”,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列,吸引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