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地区秋收秋种工作的最大挑战是夏秋季节持续降雨偏多,特别是10月上旬的强降雨,导致土壤水分饱和、部分低洼农田积水,农机无法下地,严重打乱了正常农事节奏,致使玉米收获推迟、小麦播种延后。为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专家会商,整理形成“北京地区2025年秋收秋种关切十问十答”,为您送上一份贴心的“操作指南”!
黑河市以“稳面积、提单产”为核心,聚焦大豆、玉米两大主粮,通过种业攻坚、黑土保护、技术集成、农机升级、机制创新“五措并举”,推动大面积单产实现突破性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各作物平均单产突破近年最高值,大豆高产地块实收亩均单产超600斤,玉米高产地块实收亩均单产(干粮)超1800斤,全年粮食总产预计突破120亿斤,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注入强劲的“黑河力量”。
今年,绥棱县已建成7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27.32万亩耕地应用大垄密植技术、56.91万亩耕地覆盖“一喷多促”技术。每个示范园区都是农业技术的“集成样板间”,大垄密植、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集中亮相,通过“园区实景示范+田间互动课堂”的模式,让农民直观感受科技力量。据统计,农业科技的推广使得该县预计新增粮食产能1676.5万斤。
9月中下旬以来的连续阴雨天气,对我省秋粮收获腾茬、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为指导各地有效应变、切实抓好秋种工作,我厅组织各方面专家、市县农技推广骨干和基层生产一线代表,研究制定了《“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推广。
2025年7月,济源市农业农村局接到举报济源市某门市部经营假玉米种子。现场检查发现该门市部4袋玉米种子,共计145千克,玉米种子包装上未附标签和使用说明。经立案调查,该门市部于2025年4月购进5袋蓝色包装袋的玉米种子,包装上未附标签和使用说明,为假种子,共250千克,自家使用5千克,已销售100千克,货值金额为3610元,违法所得1000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济源市农 ...
(四)提早管理促壮苗。 今年油菜播期偏迟,油菜苗期有效积温减少,降雨导致氮肥流失严重,不利于秋发冬壮,各地要提早进行肥水管理促进秋发,实现壮苗越冬。 一是提早追施苗肥促秋发。 油菜出苗后和5叶期分别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5公斤尿素),促进油菜秋发养分 供应 。 二是提早化控促进生长。 3叶期后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糖氨基嘌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新美洲星等抗逆调节剂,促进幼苗期生长。 三是中耕松土促弱转壮 ...
在台州市路桥区,种粮大户蔡斌斌对“十四五”的变化同样感受颇深。“我们刚开始收割单季稻,今年种了280亩,产量预计比去年提升8%左右。”蔡斌斌介绍,2021年,乘着“十四五”的政策东风,他创建了合作社,与台州市农科院合作引进了近百个新品种和相关新技术,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现在水稻全部改用机插,效率大不同。还有我们新购置的精量条播机,可播种 油菜 、大麦、 小麦 ...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将矛头对准中美贸易,无端指责中方“故意停止进口美国 大豆 ”,并扬言将以停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作为报复。这一言论不仅毫无事实依据,更暴露出美方在贸易政策上的极端短视与情绪化操作。大豆,再次成为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制造对立情绪的“政治道具”。
科技赋能,让“西青种”更具竞争力。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支撑下,西青区2025年推介农业主导品种11个、主推技术4项,建立示范基地2个、培育示范主体30个。沙窝萝卜杂交品种选育持续突破,85个亲本自交材料稳步继代;水产苗种繁育成果丰硕,2025年孵化各类苗种6.61亿尾;谷力农业科技蛋鸡养殖项目实现智能化控制,科技让“小 种子 ...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见习记者 胡嘉珈)10月21日,安徽省滁州天长市三元村热闹非凡。2025年安徽省暨滁州市文化 科技 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三元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举办,现场设立“超级皖”安徽美食品鉴交流会、8个特色服务专区、乡村医生培训活动和15个系统服务展台。
走进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黄夹镇“中玉303”万亩高产示范区,一望无际的 玉米 ...
昨日,海南岛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受冷空气和台风“风神”共同影响,华东、华南沿海和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出现6~8级阵风,局地达9~12级。今天,我们关注的依然是我国东部、南部海域以及沿海地区的大风和海南岛等地的降水。此外,今天夜间起至24日,青藏高原东部将出现一次降雪过程。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