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浪潮中,东阿县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在企业数据填报和信用修复两大领域精准发力,通过流程再造、数据赋能和服务升级,让企业办事更高效、发展更安心,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江苏省人社厅会同多部门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打出新一轮稳就业的政策“组合拳”。
在稳就业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与重点群体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为1年。全年各项稳就业资金预计可超过70亿元。
“稳基础”加快“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
河南先后出台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优化提升行动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全力朝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推进。10月17日,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庆凌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实现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 ...
10月15日起,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不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经营者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记者从广东省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获悉,广州市在2024年便统筹谋划建设政务领域大模型统一底座,确定“统一底座、共用复用、市区一体”的实施路径。今年7月启动建设广州市政务领域统一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并出台配套管理规范,成为全国首个将《指引》统筹集约部署要求转化为实体运作的城市,以“算力-模型-安全-应用-数据”集于一体的生态底座,树立起政务大模型集约化部署的地方样板。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开区一家以研发生产生物疫苗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前不久,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企业知心人”了解到企业在高速发展期存在高端人才短缺、融资困难等多方面困难。经科技局深入研究,一方面安排专人为企业提供科技统计、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申请等专业化、多领域、全链条保姆式科技服务;同时,还积极推进企业与各大院校对接,成立省重点实验室、省科学家工作室、省科技创新中心,推荐2名 ...
近年来,杭州市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将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监管全过程,探索辅导、示范、约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配合行政机关实现行政管理目的,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强化监管执法和企业自治良性互动,营造宽严相济的监管环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这项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的创新实践,在陕西多个市和省级园区进行探索实践,共有107个项目享受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政策红利、25个项目享受了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政策红利。
10月17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株洲市“十四五”期间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的成就。在谈及营商环境时,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以“金杯银杯不如企业的口碑”为开场,透露株洲在全国城市网络形象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前15强。这一成绩背后,是株洲以“五个独特路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全市网民规模达24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8.2%。千兆网络、5G网络速率在西部领先。IPv6用户连接总数4723万、占比92.4%。区块链技术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航运贸易“提单数字化、通关智能化”。中科云从AI智能体、北太真元仿真软件等重点项目落地,全市数字产业收入逼近万亿大关,数字经济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