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绿地集团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将依托进博会资源,构建国际化经营体系,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助力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时,平台首个出口订单成功签约,将以全球热门车型为主,销往西亚、中东等地区,共计5000辆,总金额约7000万美元。这是绿地集团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战略号召,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出海的有力行动,也是绿地集团立 ...
长安汽车司当前对汽车行业的研判中称,预计2025年将接近1亿辆规模,2030年将突破1.08亿辆;中国汽车销量平稳增长,2025年预计突破3200万辆,2030年预计超过3500万辆。从动力类型看,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多动力格局长期并存。预计未来3-5年,EV、XEV、ICE比例将达到4:4:2。从海外看,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全方位出海。从产品属性看,汽车正在向多功能平台产品转变。未来的新汽车将是 ...
2月5日,福建厦门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项目建成后中创新航厦门基地将形成年产60GWh的绿色化、现代化、数智化新能源标杆基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遇本文系为网络转载到本站发表,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会立即删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以及三菱联合召开发布会,其中本田和日产官宣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并打造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NE时代根据新能源乘用车终端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终端销量突破1000万大关,其中纯电销量超过620万辆,占比58.5%。但纯电的增速要弱于插混,前者仅27%,后者则达到了93%。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59.3GWh,同比增长40.8%。
中国锂电产业经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产业周期跌宕。贯穿锂电发展历程,上下游产业链价格、利润不断变化,其中上游原材、材料的涨价潮对产业链扰动明显,如钴价、镍价、锂价的接连上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分配,也间接推动了电池技术的更新替代。
振江风电项目二期由江苏振江海风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386亩,聚焦海上大兆瓦风电核心部件研发制造,主要产品包括海上20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机转子、风电塔筒、钢管桩、导管架及漂浮式平台等全链条产品。其一期项目总投资7亿元,于2024年11月正式投产。二期项目投产后,可形成约50万吨大型风力发电机零部件的产业化能力,预计实现年新增应税销售80亿元,助力海门进一步抢占海上风电的“黄金赛道”。
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丰田也一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丰田环境挑战2050战略。
1月24日,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发布《浦东新区节能低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装机规模不低于500千瓦,全容量放电时长不低于2小时的新型储能项目,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不超过30%的一次性补贴,同一项目从优不重复,单个项目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月28日,卧龙地产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26日, 公司与卧龙电驱、卧龙控股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同意拟以人民币72,603万元现金购买卧龙电驱持有的龙能电力 43.21%股权、卧龙储能2.80%股权、卧龙氢能51%股权和舜丰电力 70%股权,以人民币 2,376 万元现金购买 卧龙控股持有的龙能电力 1.6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龙能电力合计45.68%股权( ...
2025年2月4日,日经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特斯拉(TSLA.O)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ORIX)达成合作,将为其位于日本中部滋贺县米原市的储能电站提供总容量达548兆瓦时(M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该项目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将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
2024年11月23日,中拓新能源与芳源股份子公司芳源循环签订供货合同,约定2025年供应至少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同日,象屿新能源也与芳源循环签订合作协议,计划供应1.5万吨(±10%)电池级碳酸锂。根据此前碳酸锂均价,中拓新能源合同预计金额8.20亿元,象屿新能源合同预计金额11.07亿至13.53亿元,最终以实际订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