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坐拥丰富且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榆林非遗”持续在各类舞台与展会上彰显独特魅力,收获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好评。在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上,榆林非遗更是绽放夺目光彩,成为展会中一道亮眼的景致。
时光荏苒,使命在肩。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25年10月29日这一天,距离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开幕恰好100天。从2022年萌发申办初心,到2024年承办获批落地,再到如今百日冲刺的关键节点,榆林这座融合厚重历史与青春活力的“双运之城”,正以满格状态筹备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
记者日前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护航食安 榆你同检”专项行动,累计完成食品快检3901批次,检测结果显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
区域公用品牌是农特产品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在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上,榆林展团集中发布榆阳“鱼河大米”、定边“红花荞麦”、府谷“海红果” 三大区域公用品牌,旨在通过品牌化赋能,推动特色农产品从“优品”向“名品” 跨越,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业效益,为榆林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10月26日,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颁奖仪式在农高会C馆南广场举行。榆林展团在此次评选中表现亮眼,荣获4项“后稷特别奖”和9项“后稷奖”,获奖项目涵盖肥料、副食、小杂粮等多个种类,充分展现了榆林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品牌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
今年红叶节期间,香山公园推出“赏叶地图”,精选全山18处彩叶观赏点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标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打卡”选择。这些观赏点位覆盖高、中、低不同海拔区域,最佳观赏时间也各不相同。
面对目前行业激烈竞争与新能源消纳挑战,龚恩乐提出从“能源端”与“消纳端”双管齐下。在能源端,要坚持多能互补,包括火电、核电、水电、光伏与风电协同发展,并持续降低新能源建设成本;在消纳端,他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与标准“走出去”,电送全球。
备受关注的“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也是中国在核电自主创新上的重大突破。据介绍,此次冷态功能试验成功彰显了中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中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 ...
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是我国原油长期稳产的重要接替力量。中国石化于2022年发现了中深层—深层千亿立方米大型整装页岩气田——綦江页岩气田,同年开展新一轮页岩油基础研究,在綦江新区成功发现新的页岩油中浅层大型整装目标,并部署实施风险探井——綦陆页1井。此次该井试获高产页岩油气流,拓展了綦江地区非常规资源类型,与2022年发现的綦江页岩气田形成“下气上油”立体成藏,进一步开拓了 ...
前三季度,我国能源消费呈现出电力增长动能强劲、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加速的特点。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电源结构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能源统计司司长 胡汉舟) ...
10月20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青年研究员梁佳团队研发出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实现全生命周期无害化,突破了该领域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这一创新成果攻克了无铅、可持续绿色光伏技术领域的关键难题,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材料领域再获突破。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2025年10月23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奇墅湖晨雾蒸腾,金色的霞光洒满整个湖面,熠熠生辉,宛如仙境。 2025年10月23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拍摄的奇墅湖晨雾景观。CICPHOTO/施亚磊摄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
反馈